日前屿聋,中國航空學會主辦咧欣、海軍航空工程學院承辦的首屆全國信息融合學術年會,在航空工程學院落幕枉疼。來自全國41個科研院所拯奔、軍地高校的139名代表參加了為期兩天的會議。
近30年來窟句,我國信息融合理論及應用不斷發(fā)展办樟、不斷創(chuàng)新,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出現(xiàn)信息融合系統(tǒng)的實際應用吟筷,隨后逐步在軍事和民用的眾多領域得到推廣疟骤。本次年會上,陳鯨院士冲驶、楊元喜院士等13名在我國航空陨梅、航天、船舶杖扫、電子等領域有影響的知名專家押强、學者分別從信息融合理論、應用及發(fā)展等方面作了專題報告煎喘。其他與會代表還就信息融合理論與工程實踐等關鍵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和交流溜棉。與會代表一致認為,首屆年會達到了“凝聚信息融合力量卫漫,加強學術研究交流菲饼,提高學術研究水平肾砂,促進信息融合事業(yè)發(fā)展”的目的,必將對今后我國信息融合事業(yè)的發(fā)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巴粪。
據(jù)悉通今,本屆年會共錄用論文112篇,涉及檢測融合肛根、位置和運動屬性融合辫塌、目標識別融合、態(tài)勢估計派哲、威脅估計臼氨、精細化處理等各個方面,均從不同角度反映了近年來我國信息融合領域的新進展和取得的新成就芭届,具有較高的理論水平和工程實踐指導意義储矩。經過有關專家評議,本次年會共評出優(yōu)秀論文共20篇褂乍,其中一等獎4篇持隧、二等獎6篇、三等獎10篇粟五。由海軍航空工程學院博士生王娜腕浴、徐海全分別撰寫的“卡爾曼濾波解距離模糊方法”、“遠距離支援干擾下目標跟蹤技術”2篇論文条焙,同時獲得本次年會優(yōu)秀論文一等獎阅六。航院也成為本次年會獲一等獎最多的單位。
聲明:本網站所收集的部分公開資料來源于互聯(lián)網漂熙,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芒单,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袖况。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網友自主投稿和發(fā)布抗躺、編輯整理上傳,對此類作品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抢驴,不為其版權負責曙辛。如果您發(fā)現(xiàn)網站上所用視頻、圖片舰断、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第一時間告知砸捏,我們將根據(jù)您提供的證明材料確認版權并按國家標準支付稿酬或立即刪除內容谬运,以保證您的權益!聯(lián)系電話: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垦藏。
- 暫無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