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衰退的世界經濟在2011年仍處于復蘇階段命斧。早先給出較為樂觀預測的機構莽红,近期紛紛下調世界經濟增長的預期。2011年9月稀余,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計2011年全球產出按購買力平價(PPP)計算將達到78.85萬億國際美元悦冀,比上年增加4.47萬億國際美元,實際增長率為4.0%睛琳,比該組織2011年4月的預測結果下調0.4個百分點盒蟆;按市場匯率計算的GDP將突破70.01萬億美元,比上一年增加7.10萬億美元师骗,但實際增長率也相應地從3.5%下調至3.0%历等,下調0.5個百分點。2010年12月高盛集團預測辟癌,2011年世界經濟增長率將達到4.6%寒屯,而在2011年8月的報告中,高盛將這一數據下調0.5個百分點至4.0%滩哥。
2011年世界經濟形勢的九個特征
總體來看下桃,2011年的世界經濟形勢主要呈現(xiàn)出以下九個特征。
一溃恼、全球經濟增長明顯放緩磅愤,發(fā)達國家經濟復蘇乏力
無論是發(fā)達經濟體,還是新興與發(fā)展中經濟體追粉,2011年前三個季度的經濟增長總體上呈現(xiàn)放緩態(tài)勢举库,尤其是發(fā)達經濟體明顯展現(xiàn)出復蘇動力不足。根據IMF預測數據短硼,按PPP計算翩性,2011年全球經濟增長率為4.0%,比上一年下降1.1個百分點枯昂,其中發(fā)達經濟體總體上下降1.5個百分點至1.6%,而七國集團(G7)更是下降1.6個百分點至1.3%醒囊。從主要發(fā)達經濟體的經濟運行情況來看霸瘾,經濟衰退的風險不斷加大。2011年第一季度美國經濟增長僅為0.4%通熄,明顯表現(xiàn)出經濟復蘇過程中二次探底的壓力唆涝。盡管第二季度美國經濟增長出現(xiàn)反彈,上升了0.6個百分點,但從個人消費廊酣、企業(yè)投資和政府支出及外部需求的貢獻等方面來看能耻,美國經濟的增長動力明顯不足,經濟增長的內生性亦受到一定損害亡驰。歐洲經濟在經過2010年的平衡復蘇后晓猛,2011年經濟增長出現(xiàn)較大波動。歐洲央行數據顯示凡辱,2011年第一季度歐洲經濟總體表現(xiàn)出良好的增長態(tài)勢戒职,經濟增速達到2.4%,但在第二季度出現(xiàn)大幅下滑透乾,歐盟與歐元區(qū)經濟增速分別降至1.7%和1.6%洪燥。其中,歐洲三大經濟體德國乳乌、法國和英國第二季度GDP增長率分別由上一季度的4.6%捧韵、2.2%和1.6%下降至2.8%、1.7%和0.6%赴碘;2011年前兩個季度西班牙和意大利的經濟增長率均低于1%社衰;2011年上半年希臘和葡萄牙經濟均為負增長。2011年日本經濟遭遇了金融危機之后的又一次沉重打擊蓖桅,經濟頻現(xiàn)萎縮跡象稻漏。根據日本內閣府9月公布的數據顯示,2011年第二季度經季節(jié)調整后GDP增長率比上一季度縮減0.5個百分點舍稽,換算為年增長率為-2.1%俗运,已連續(xù)三個季度出現(xiàn)負增長。受“3·11”日本東北部大地震发液、全球經濟放緩及日元持續(xù)升值等因素的影響帜贝,2011年日本經濟大大低于預期水平。此外焊辈,由于持續(xù)的高失業(yè)率示谐,無就業(yè)的復蘇成為發(fā)達世界宏觀經濟形勢的主要特征。2011年10月势送,美國經季節(jié)調整的失業(yè)率依然維持在9%拔调;截至2011年8月,歐元區(qū)失業(yè)率連續(xù)9個月維持在10%左右的水平猜谚,25歲以下青年失業(yè)率高達21%败砂,其中2011年7月西班牙年輕人失業(yè)率更是高達46.2%。
二魏铅、新興經濟體增長態(tài)勢良好昌犹,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進一步提升坚芜,但經濟運行表現(xiàn)各異
2011年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長速度有所減緩,但仍保持快速增長態(tài)勢斜姥。 根據IMF預測數據顯示鸿竖,2011年新興與發(fā)展中經濟體產出增長率為6.4%,與2010年相比下降0.9個百分點铸敏,仍遠高于發(fā)達經濟體缚忧;按經濟總量來看,2011年新興與發(fā)展中經濟體以PPP和市場匯率計算的GDP將分別達到38.63萬億國際美元和25.10萬億美元搞坝,在全球經濟中的比重分別占到49.0%和35.9%搔谴,分別比2010年提高1.1和1.6個百分點。分區(qū)域來看桩撮,新興經濟體的經濟增長表現(xiàn)各不相同逸渤。其中,亞洲發(fā)展中國家的經濟運行表現(xiàn)最好仆腐,預計2011年增長率為8.2%骂间;中東歐地區(qū)、獨聯(lián)體國家鉴凸、拉美加勒比地區(qū)伞买、中東北非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分別為4.3%、4.6%驴涡、4.5%肯坊、4.0%和5.2%。同時觅符,主要新興經濟體的經濟運行表現(xiàn)也存在一定差異诉拔。2011年受全球經濟增速放緩拖累,巴西經濟增長大幅放緩深吠。巴西國家地理統(tǒng)計局數據顯示增厢,2011年上半年其GDP僅增長3.6%。2011年8月巴西政府將2011年GDP增長率由此前預期的4%下調至3.7%桑孩,IMF也于9月將巴西經濟增長率從4.1%下調至3.8%拜鹤。2011年印度經濟呈現(xiàn)明顯放緩跡象。印度中央統(tǒng)計局公報數據顯示流椒,2011年第二季度印度以要素成本計算的不變價GDP同比增長7.7%敏簿,增幅比上季度回落0.1個百分點⌒海 2011年俄羅斯宏觀經濟形勢總體向好惯裕,延續(xù)恢復性增長趨勢。根據俄聯(lián)邦統(tǒng)計局數據顯示安岂,2011年上半年GDP增長率達到3.9%轻猖,與2010年同期4.3%的水平相比略有下降;2011年下半年域那,受債務危機引發(fā)的全球經濟下滑的影響咙边,特別是原油價格從高位下滑,再加上國內缺乏新的增長點次员,俄羅斯經濟增長將會略有放慢败许。2011年中國經濟繼續(xù)保持高速增長勢頭。國家統(tǒng)計局數據顯示淑蔚,2011年上半年中國GDP增速為9%檐射。2011年經濟增速有所下滑的主要原因,除了出口導向型的經濟發(fā)展模式開始面臨越來越大的挑戰(zhàn)之外崔捌,還包括為控制通貨膨脹洪防,特別是房地產價格上漲而采取的貨幣緊縮政策。
三榄陆、發(fā)達經濟體主權債務危機不斷擴散和蔓延沛摩,經濟下行的風險進一步加劇
2011年以來,歐洲主權債務危機不斷升級剧债。從政府公共債務與GDP之比來看帽遏,歐洲整體上已達到80%以上,其中希臘昏锨、意大利祷鼎、比利時、愛爾蘭和葡萄牙均接近或超過100%度坞,并可能引發(fā)新一輪銀行危機映僚。和歐洲相比,美國的情況似乎更糟险毁。截至2011年6月制圈,美國聯(lián)邦政府債務余額達到了14.34萬億美元,占GDP的比例約為95.6%畔况。為此鲸鹦,美國國內兩黨之間圍繞債務上限問題展開了激烈斗爭,標準普爾將美國長期國債信用評級從最高級“AAA”下調至“AA+”級跷跪。日本是發(fā)達經濟體中債務負擔最重的國家馋嗜,截至2011年6月,日本中央政府債務余額總計高達943.81萬億日元(約合12.3萬億美元)吵瞻,是日本GDP的兩倍多葛菇,標準普爾于2011年1月和8月先后兩次下調日本國債信用評級至Aa3。
發(fā)達國家的債務危機已經注定成為2011年的一個關鍵詞并給世界經濟帶來深遠影響橡羞,但面對主權債務危機眯停,目前歐美日等國仍有諸多可能的應對途徑济舆。其一,由于美國和歐洲的主權債務都是以其主權貨幣方式存在的莺债,而這兩種貨幣又都是國際關鍵貨幣滋觉,至少從理論上講,這意味著美聯(lián)儲和歐洲央行可以通過發(fā)揮國際最終貸款人之功能進行自我救贖讼石。其二苇赊,盡管歐元體制目前還無法像美聯(lián)儲那樣行事,但對歐洲而言回乞,通過立法改變其央行的行事準則忠辛,讓其既承擔穩(wěn)定價格,又承擔促進經濟增長夹恨,還進行金融監(jiān)管的職責哎闻,也是消弭主權債務危機的一條出路。
其三闰芒,歐元區(qū)主導國家可以利用這次債務危機吉蔬,通過救助重債國來開列出條件,從而推動實現(xiàn)券听,至少是部分實現(xiàn)財政一體化目標敏握。其四,用通貨膨脹稀釋主權債務骨唇。至于選擇何種途徑來化解債務危機泼舱,則主要取決于政治上的可行性。在最壞局面出現(xiàn)之前枷莉,歐洲的政治家們應該能找到緩解債務危機的妥協(xié)方案娇昙。盡管發(fā)達世界正在經歷的債務危機并不比曾經經歷過的危機更危險,同時也存在一些解救的出路笤妙,但債務危機的惡化降低了消費者與投資者信心冒掌,增加了發(fā)達國家自身乃至全球經濟健康平穩(wěn)運行的風險。
四蹲盘、發(fā)達經濟體宏觀經濟政策調控的空間日益縮小股毫,控制經濟下行風險、鞏固復蘇成果越發(fā)困難
為應對金融危機召衔,主要發(fā)達經濟體政府把私人部門的債務逐步轉化為政府債務铃诬,如今,沉重的國債負擔大大壓縮了繼續(xù)實施擴張性財政政策的空間苍凛。2008年9月以來趣席,美國政府先后推出五輪大規(guī)模的財政刺激計劃,并持續(xù)推行減稅政策,使得美國政府的債務不斷增加宣肚。2010財政年度萝轰,美國財政赤字決算對GDP的比例達到-8.9%,預計在2011財政年度將達到-10.9%好阎,從而突破2009年-10.1%察遇,再次創(chuàng)下了美國在和平時期的最高水平。2010年歐元區(qū)財政收支余額對GDP的比例達到-6.0%柄豹,其中愛爾蘭、希臘应康、西班牙和葡萄牙分別為-32.4%橱狗、-10.4%、-9.3%和-9.2%坝贿。2011年歐元區(qū)各國制定了財政鞏固計劃夭私,預計主要經濟體財政赤字對GDP的比例會有所下降,但高額的政府債務成為有效運用財政政策的掣肘爬搓。在震災之后添镜,日本政府延續(xù)此前推行的刺激財政政策。2011年4月和7月唠鹅,日本政府先后通過了兩筆共計6萬億日元的追加預算窿锉,占日本GDP的1.25%。兩次追加預算主要以調整現(xiàn)有支出和使用結余資金為主膝舅,但繼續(xù)出臺的追加預算將面臨更多挑戰(zhàn)嗡载,其中最主要的問題是資金來源。根據美國中央情報局(CIA)的數據仍稀,2010年日本的債務余額占GDP比已經達到了225.8%洼滚,繼續(xù)發(fā)債為財政擴張融資的壓力是非常大的。由此可見技潘,當前主要發(fā)達國家面臨非常沉重的財政壓力遥巴,難以進一步挖掘實施擴張性財政政策的空間。與此同時享幽,目前主要發(fā)達經濟體已將利率降至歷史最低水平铲掐,這也使得貨幣政策的空間受到擠壓。金融危機后值桩,美歐日等發(fā)達經濟體均大幅下調了基準利率迹炼。美國聯(lián)邦基金利率從2007年8月的5.25%逐漸降至2008年12月的0.25%,目前仍然維持在這一水平颠毙。歐洲央行在連續(xù)四個月將基準利率維持在1.5%后斯入,于2011年11月下調0.25個百分點,至1.25%的較低水平芳窟。同期德國政府發(fā)行的38億歐元半年期國債利率僅為0.08%万僚,創(chuàng)有史以來的最低紀錄酬绞,遠低于一個月前發(fā)售的同類產品0.291%的利息。截至2011年10月或祖,日本央行的基準利率仍維持在0-0.1%的歷史最低水平祖务。由于主要發(fā)達國家的利率水平均下降并維持在很低的水平上,為鞏固復蘇成果而進一步實施寬松貨幣政策的空間非常有限凰彼。
五彭撑、全球貿易增速下滑,持續(xù)增長的基礎仍不穩(wěn)固葛昏,貿易失衡呈現(xiàn)收縮態(tài)勢
在2009年世界貿易增長受金融危機影響大幅回落之后蜈藏,2010年世界貿易活動得到快速恢復。來自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數據顯示绝鸡,2010年世界貨物出口貿易總額達到15.24萬億美元迂雪,與上年相比實際增長率為14.5%,實現(xiàn)了1950年有該統(tǒng)計以來的最大增幅舰褪。進入2011年皆疹,與世界經濟增長放緩、復蘇乏力的整體態(tài)勢基本一致占拍,全球貿易增長也出現(xiàn)了下行趨勢略就。
荷蘭經濟政策研究局的報告顯示,截至2011年7月晃酒,全球貿易增長仍然維持了5月份以來的下降態(tài)勢残制,從而表明繼2010年全球貿易呈現(xiàn)高速的恢復性增長后,促使貿易持續(xù)增長的基礎仍不穩(wěn)固掖疮。
造成2011年全球貿易增速下滑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發(fā)達經濟體受主權債務危機拖累而出現(xiàn)的經濟增速放緩初茶;二是伴隨著全球經濟增速下滑和失業(yè)率居高不下而來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層出不窮;三是全球突發(fā)性事件接連不斷地成為國際貿易增長新的制約因素浊闪。
經驗表明恼布,經濟增長和貿易增長之間存在著高度的相關性。在經濟不景氣時搁宾,單邊貿易保護主義政策通常在政治上受到一定程度的歡迎折汞。在一個相互依存度甚高的世界中,某一主要生產鏈關鍵環(huán)節(jié)因突發(fā)事件發(fā)生斷裂使谋,其影響往往會超出人們的想象整诈。日本大地震帶來的供應鏈條崩塌應該是一個典型的事例。根據目前世界經濟的發(fā)展走勢度攘,預計2011年全球貿易實際增長率可能僅會維持在5.5%左右恒晋。2011年上半年在全球經濟復蘇乏力的大背景下,貿易失衡呈現(xiàn)出收縮態(tài)勢。就中國止歇、日本和美國等全球三大貿易失衡國而言磷兢,2011年第一季度的經常賬戶余額占GDP比重分別為2%、3.5%翘辑、-3.3%狭龄,均低于上年同期水平3%、4.3%溜信、-3.4%蜘傻。在此需要說明兩點:其一,盡管金融危機以來的經濟收縮帶來了外部失衡的強制性調整幸双,但是這種調整并沒有消除導致失衡的基本因素琅翻;其二,盡管全球經濟失衡程度有所減輕浅妆,但是這并不必然意味著貿易保護主義傾向的降低。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往往與一國國內經濟與政治需求緊密相關障癌。美國參議院2011年10月通過的《2011年貨幣匯率監(jiān)督改革法案》凌外,盡管最終成為正式立法的可能性低于50%,但仍不失為借失衡推行保護主義的明證涛浙。
六康辑、國際金融市場動蕩不已,市場對世界經濟增長前景的擔憂加大
2010年國際金融市場信心逐步恢復轿亮,然而隨著2011年全球經濟復蘇放緩和發(fā)達國家主權債務危機加劇疮薇,國際金融市場風險不斷累積,全球金融市場再度陷入恐慌不安的氣氛之中我注。2011年4月以后按咒,由于宏觀經濟表現(xiàn)欠佳,發(fā)達國家債務危機與銀行間融資困境交互影響但骨,導致以市場易變性和流動性風險增加為特征的金融危機陰影再次出現(xiàn)励七。投資者避險情緒上升,開始偏向保守型投資籍纸,傳統(tǒng)的避險資產剿夫,如財政狀況較好國家的主權債券、具有較高流動性的國際貨幣及黃金等成為投資者追逐的對象烹驰。德國姓拂、法國、美國魄蔗、英國寒肋、澳大利亞等國的債券收益率不斷下降,瑞士法郎、日元等呈現(xiàn)不同幅度的升值沃铣,黃金價格也連創(chuàng)新高尘斧。2011年9月黃金月平均價格達到1799.36美元/盎司,是2009年1月的2.08倍暴彻。
回顧2011年以來的全球國債市場派男、外匯市場和股票市場等主要金融市場走勢,可以看到如下三個特點冬魏。首先帮寻,國債市場上發(fā)達國家長期國債市場出現(xiàn)波動與分化。從2011年第二季度起赠摇,由于歐美實體經濟下行風險加大固逗,避險需求再度將資金轉向主要發(fā)達經濟體長期國債市場。德國藕帜、法國等傳統(tǒng)金邊國債受到青睞烫罩,而歐洲重債務國債券風險貼水飆升。其次洽故,在全球外匯市場贝攒,傳統(tǒng)的避險貨幣瑞士法郎、日元时甚、澳元隘弊、加元則繼續(xù)保持強勢地位,美元自2011年7月起也進入短期升值通道荒适。第三梨熙,全球股市表現(xiàn)從分化到整體收縮。2011年4月以來刀诬,發(fā)達經濟體受制于債務問題的困擾锯忱,各國政策空間急劇縮小,美歐所處的復雜社會政治環(huán)境使政策效率受到牽制健吃,加重了投資者對中長期全球經濟增長前景的擔憂园撵,全球股市幾乎全面呈現(xiàn)下行趨勢。
2011年9月美國股市標普500指數另款、歐元區(qū)道瓊斯STOXX指數石沸、日經225指數、MSCI新興市場指數分別較上月下跌7.2%询嘹、6.1%庵动、2.8%和14.5%。
七呜谓、大宗商品市場高位波動暮课,推高了全球整體物價水平
聯(lián)合國貿發(fā)組織數據顯示法洼,從2010年6月至2011年2月,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價格指數從223.4點上升到320.5點椎吼,漲幅達到43.5%眠琴;以特別提款權(SDR)計價的大宗商品價格指數也從201.2點上升到271.3點,漲幅為34.8%姓建。2011年2-4月诞仓,國際大宗商品市場開始呈現(xiàn)分歧,其整體價格指數出現(xiàn)下行趨勢速兔,但以美元計價的指數和以SDR計價的指數仍然分別在300點和250點左右的高位波動墅拭。2011年5-8月,大宗商品價格持續(xù)在高位震蕩涣狗,衡量大宗商品價格的CRB指數在4月20日創(chuàng)出歷史新高谍婉,達691點,隨后在5月跌去10%至625點镀钓。8月份以后呈現(xiàn)出大幅下跌穗熬,CRB指數從8月31日的662點跌至9月23日的576點,跌幅為13%丁溅。這次下跌具有兩個基本特征:首先是具有全面性唤蔗,大宗商品的所有品種無一例外價格全面回落;其次是存在一定次序性唧瘾,從生產品到消費品再到投資品漸次變動措译,即最先下跌的為有色金屬别凤,然后是能源禀丁,接著是農產品,最后是貴金屬乃描。根據IMF的估計跨基,2011年全年原油價格將達到每桶103.20美元,比上一年上漲24.17美元/桶斯凑。
總體而言肾俯,2011年以來各類大宗商品價格的集體下探根源于全球經濟復蘇乏力和總需求減弱。而發(fā)達經濟體對于流動性管理偏向謹慎蛀颓,發(fā)達經濟體債務問題導致的不確定性以及大宗商品市場中的金融投機的影響等諸方面因素的疊加乡纸,帶來了國際大宗商品市場的劇烈震蕩。大宗商品市場價格的高位波動給世界經濟復蘇帶來較大的負面影響艘尊,其中最直接的影響是價格上漲提高了整體物價水平坪秒。這使得各國必須以犧牲一定的經濟增長和就業(yè)為代價來維持物價穩(wěn)定,從而導致當前世界經濟尤其是發(fā)達經濟體的復蘇和增長步伐放緩罚考。此外煞嫩,大宗商品市場價格上漲還導致低收入凈進口國貿易條件的惡化组弥,從而加劇了這些國家的貧困狀況。加強大宗商品市場的監(jiān)管是國際社會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之一逗爹。為此亡嫌,二十國集團(G20)等全球經濟治理機制目前正在積極倡議加強對國際大宗商品市場的監(jiān)管。
八掘而、經濟問題與社會問題的聯(lián)動關系進一步加強挟冠,各國經濟復蘇和政策運用的復雜性加大
2011年以來,全球經濟增速放緩镣屹、債務危機不斷升級圃郊、失業(yè)率長期居高不下和收入差距擴大等經濟問題成為影響社會穩(wěn)定的重要因素。2011年8月女蜈,英國倫敦爆發(fā)最近數十年來最嚴重暴動持舆,并向曼徹斯特、索爾福德伪窖、西布羅米奇逸寓、伍爾弗漢普頓等地擴散。暴動不僅嚴重危及社會穩(wěn)定覆山,而且給深陷經濟困境的英國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竹伸。據倫敦市長宣稱,暴動造成的損失以及加派的警力支出福互,至少達到1.33億英鎊刹由,其中在四天暴動期間,倫敦警方支出高達0.74億英鎊鹉鉴,倫敦以外地區(qū)的警力支出超過0.5億英鎊妨菩。此外,因暴動事件財產受損的民眾彪选,向倫敦警方求償的金額大約為1000萬英鎊厚饱。經濟不景氣、失業(yè)率高及政府削減開支給社會福利帶來負面影響等經濟因素成為年輕人對政府產生對抗情緒和騷亂不斷蔓延的主要原因剂现。2011年9月捕如,美國上千名示威者聚集紐約曼哈頓,反對美國政治的權錢交易及社會分配不公茁臀,并試圖占領華爾街揩池;10月,“占領華爾街”抗議活動不斷升級堆因,逐步演變成為席卷全美的群眾性社會運動泪桥,并呈現(xiàn)向全球擴散的趨勢。
目前溃卡,據“占領華爾街”網站初步統(tǒng)計溢豆,在英國蜒简、德國、意大利漩仙、加拿大搓茬、日本、澳大利亞和韓國等多個國家的650多個城市的民眾均先后發(fā)起不同程度的抗議行動队他,以反對各國政府在應對經濟危機攻泼、解決經濟與社會問題上的不作為卑聚。歐洲多國的青年騷亂毁葱,美國“占領華爾街”運動向全球蔓延等社會問題的不斷顯現(xiàn)挟秤,正是當今世界經濟與社會問題相互影響并日益密切的重要表現(xiàn)。
九垢啼、突發(fā)性自然災害接踵而至窜锯,對相互依賴性很高的世界經濟造成明顯沖擊
2011年,全球主要經濟體均不同程度遭受到突發(fā)性自然災害的沖擊芭析,這使本已步履沉重的經濟復蘇雪上加霜悄贴。據德國慕尼黑再保險公司報告顯示,2011年上半年全球自然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2650億美元傀掘,比2005年全年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多430億美元诈绷。2011年上半年美國共發(fā)生風暴、洪水圃星、火災及地震等自然災害近100次怒央,總經濟損失達270億美元,超過近十年平均值118億美元的兩倍丘苗。2011年3月项请,日本發(fā)生大地震并由此引發(fā)了海嘯和核泄露,工業(yè)生產和電力供應受到嚴重沖擊朦舟,這給日本經濟帶來直接損害逼酗。據日本政府估計稻便,地震和海嘯造成的經濟損失可能超過3000億美元投湿,這一預估還不包括因供電不足造成的經濟活動損失及由此引發(fā)的金融市場和企業(yè)信心震蕩帶來的損失。2011年2月趁宠,新西蘭大地震造成的直接損失也高達200億美元不从。根據中國國家減災委辦公室發(fā)布的數據,2011年上半年全國各類自然災害造成2.9億人次和2252.6萬公頃農作物受災犁跪,直接經濟損失達210億美元椿息。自然災害不僅給有關國家經濟造成直接損害,還損傷了世界經濟復蘇的元氣坷衍,并對世界糧食寝优、能源和環(huán)境等政策的調整帶來深遠影響条舔。
未來一年內,世界經濟面臨的不確定性
在未來一年內乏矾,世界經濟將面臨的不確定性主要來自以下八個方面孟抗。
一、發(fā)達國家的債務危機能否得到有效的控制并逐步得以緩解钻心。盡管債務危機存在進一步擴散和升級的可能凄硼,但危機得以化解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各主要發(fā)達國家內部的政治狀況捷沸,在相當程度上將決定債務危機何去何從摊沉。
二、發(fā)達國家沒有就業(yè)的乏力復蘇痒给,再加上新興與發(fā)展中經濟體增速很可能進一步放緩的預期用六,均會誘發(fā)新的貿易、投資和金融保護主義红狗。G20等全球經濟治理機制能否在治理全球失衡問題上取得實質性進展托俯,TPP協(xié)定能否最后達成及其對全球多邊貿易規(guī)則產生何種影響,仍有待進一步觀察拼固。
三雹纤、鑒于低利率有利于刺激投資、稀釋債務今攀、減輕償債負擔墓趋,故發(fā)達國家繼續(xù)維持超低利率的可能性較大。寬松貨幣政策在目前的經濟狀況下有兩個概率相當的變化方向:其一是美歐掉入流動性陷阱敲抄,其二是引發(fā)4%甚至更高的通脹奈兢。無論出現(xiàn)哪種情況,發(fā)達國家貨幣當局的政策碴验,如推出第三次量化寬松(QE3)或實行退出啼插,或聽之任之,均會對全球金融市場產生重大影響缕陕。
四粱锐、受發(fā)達經濟體增速放緩的拖累,同時也因為不得不通過緊縮政策來抑制通脹扛邑,再加上國際資本流動的方向怜浅、規(guī)模和速度的愈發(fā)撲朔迷離,新興經濟體增速放慢的可能性已經非常大蔬崩,其中恶座,一些重要的新興經濟體出現(xiàn)硬著陸的可能性亦無法完全排除。
五沥阳、推動大宗商品價格變化的力量既來自需求變化和供給增減跨琳,也取決于全球流動性狀況自点,還來自高度金融化了的投機行為。
究竟哪種力量會占上風脉让,其強度有多大樟氢,將最終決定大宗商品價格的變動方向和幅度。
六侠鳄、部分國家內部的社會動蕩埠啃、騷亂或是群眾抗議是暫時的還是持久的,它們對經濟產生影響的途徑與強度如何枕捺,特別是對政黨政治和對外經濟政策的影響吮蒜,都很難確定。
七壁歧、面對自然災害和地區(qū)安全危機催岔,大國之間在應對突發(fā)事件過程中能否精誠合作,特別是在伊朗和朝鮮半島等熱點地區(qū)的軍事對抗和政治動蕩是否會升級和蔓延段扛,均會對全球經濟局勢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惑叶。
八、在2012年袁虽,美國和法國等主要發(fā)達經濟體及俄羅斯旭绝、墨西哥和韓國等主要新興經濟體將舉行大選。領導人的更換可能會導致政策調整坠髓,競選本身也會凸顯或淡化某些特定的議題與政策選項桨皂,從而直接或間接地成為影響世界經濟平穩(wěn)運行的因素。
鑒于全球經濟復蘇進程中存在諸多不確定性都敛,同時也基于對2011年世界經濟整體運行的描述與分析衰屡,本文認為,2012年全球增長態(tài)勢與2011年相比大體持平或略有下降的可能性較大周蹭,即按PPP計算增長率為3.8%趋艘,按市場匯率計算增長率為3.0%。這一水平低于世界銀行在2011年6月預測的按PPP計算4.4%凶朗、按市場匯率計算3.6%及經濟合作與發(fā)展組織(OECD)于2011年5月預測的按PPP計算4.6%的經濟增速瓷胧,與IMF于2011年9月預測的按PPP計算4.0%、按市場匯率計算3.2%的增長水平較為接近俱尼。
(價值中國:張宇燕 徐秀軍)
聲明:本網站所收集的部分公開資料來源于互聯(lián)網抖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萎攒,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遇八,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網友自主投稿和發(fā)布耍休、編輯整理上傳刃永,對此類作品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货矮,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fā)現(xiàn)網站上所用視頻斯够、圖片囚玫、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第一時間告知榕华,我們將根據您提供的證明材料確認版權并按國家標準支付稿酬或立即刪除內容方较,以保證您的權益!聯(lián)系電話: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粮忍。
- 暫無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