淬火是將鋼加熱到臨界點以上绎彪,保溫后以大于Vk速度冷卻,使奧氏體轉變?yōu)轳R氏體的熱處理工藝兽赁。
淬火是應用最廣的熱處理工藝之一状答。淬火的目的: 獲得馬氏體組織,提高鋼的性能刀崖。
一惊科、淬火溫度
1、碳鋼 ⑴ 亞共析鋼淬火溫度:Ac3+30-50℃亮钦。預備熱處理組織:退火(F+P) 或正火組織(F+S或S)馆截。
亞共析鋼淬火組織:?0.5%C時為M ?0.5%C時為M+A’。
在Ac1~ Ac3之間的加熱淬火稱亞溫淬火或悲。亞溫淬火組織為F+M 強硬度低孙咪,但塑韌性好。
⑵ 共析鋼淬火溫度 Ac1+30-50℃ 淬火組織 M+A’巡语。
⑶ 過共析鋼 淬火溫度 Ac1+30-50℃ 溫度高于Accm,奧氏體晶粒粗大淮菠、淬火后馬氏體晶粒粗大男公;M含碳量高, A’量增多合陵。使鋼硬度码完、耐磨性下降,脆性玉唉、變形開裂傾向增加银悄。
淬火組織為 M+顆粒狀Fe3C+A’ * 預備熱處理組織 P球点溶。
2、合金鋼 由于多數(shù)合金元素(Mn淫雾、P除外)對奧氏體晶粒長大有阻礙作用比端,因而合金鋼淬火溫度比碳鋼高。 ⑴ 亞共析鋼淬火溫度 Ac3+50-100℃ ⑵ 共析鋼簇像、過共析鋼淬火溫度 Ac1+50-100℃
二侵念、加熱時間(升溫、保溫) 6500C以上芋总,慢捎虚,減小熱應力 650-4000C,快套尤,避免C曲線 4000C以下泳柴,慢,減輕相變應力
三笋妥、淬火介質
理想的冷卻曲線應只在C曲線鼻尖處快冷恋谭,而在Ms附近盡量緩冷,以達到既獲得馬氏體組織挽鞠,又減小內應力的目的疚颊。但目前還
沒有找到理想的淬火介質。常用淬火介質是水和油信认。 水的冷卻能力強材义,但低溫卻能力太大,只用于形狀簡單的碳鋼件嫁赏。
油在低溫區(qū)冷卻能力較理想其掂,但高溫區(qū)冷卻能力太小,用于合金鋼和小尺寸的碳鋼件潦蝇。 熔鹽作為淬火介質稱鹽浴款熬,冷卻能力在水和油之間,用于形狀復雜件的分級淬火和等溫淬火攘乒。
其他淬火介質如聚乙烯醇贤牛、硝鹽水溶液等也是工業(yè)上常用的介質。
四袁挟、淬火方法
采用不同的淬火方法可彌補介質的不足钝菲。 1、單液淬火法加熱工件在一種介質中連續(xù)冷卻到室溫的淬火方法拘栅。操作簡單术偿,易實現(xiàn)自動化。
2、雙液淬火
法 工件先在一種冷卻能力強的介質中冷卻弓慨,躲過鼻尖后钥陪,再在另一種冷卻能力較弱的介質中發(fā)生馬氏體轉變的方法。如水淬油冷淤写,油淬空冷螟扮。 優(yōu)點是冷卻理想,缺點是
不易掌握汰畔。用于形狀復雜的碳鋼件及大型合金鋼件括绣。
3、分級淬火法 在Ms附近的鹽浴或堿浴中淬火捂滓,待內外溫度均勻后再取出緩冷监氢。 可減少內應力 用于小尺寸工件。
4藤违、等溫淬火法 將工件在稍高于Ms的鹽浴或堿浴中保溫足夠長時間浪腐,從而獲得下貝氏體組織的淬火方法。 經等溫淬火零件具有良好的綜合力學性能顿乒,淬火應力小议街。 適用于形狀復雜及要求較高的小型件。
五璧榄、鋼的淬透性
淬透性是鋼的主要熱處理性能特漩。是選材和制訂熱處理工藝的重要依據(jù)之一。
1.淬透性的概念
淬透性是指鋼在淬火時獲得淬硬層深度的能力骨杂。其大小是用規(guī)定條件下淬硬層深度來表示涂身。 淬硬層深度是指由工件表面到半馬氏體區(qū)(50%M + 50%P)的深度。
淬硬性是指鋼淬火后所能達到的最高硬度搓蚪,即硬化能力蛤售。
2.影響淬透性的因素
鋼的淬透性取決于臨界冷卻速 度Vk, Vk越小妒潭,淬透性越高拥宜。 而Vk取決于C曲線的位置,C 曲線越靠右仲及,Vk越小挺赞。
因而凡是影響C曲線的因素都是影響淬透性的因素。除Co 外鸡犯,凡溶入奧氏體的合金元素都使鋼的淬透性提高仓筷;奧氏體化溫度高、保溫時間長也使鋼的淬透性提高葫柴。
3.淬透性的測定及其表示方法
1)淬透性的測定常用末端淬火法
2)淬透性的表示方法 ⑴ 用淬透性曲線表示
即用 表示,J 表示末端淬透性,d 表示
半馬氏體區(qū)到水冷端的距離, HRC為半馬氏體區(qū)的硬度舍辐。
⑵ 用臨界淬透直徑表示 臨界淬透直徑是指圓形鋼棒在介質中冷卻拔若,中心被淬成半馬氏體的最大直徑,用D0表示茬燃。 D0與介質有關驳楞,如45鋼D0水=16mm,D0油=8mm兵罢。 只有冷卻條件相同時献烦,才能進行不同材料淬透性比較,如45鋼D0油=8mm卖词,40Cr D0油=20mm巩那。
4.淬透性的應用
1、對于截面承載均勻的重要件此蜈,要全部淬透即横。如螺 栓、連桿裆赵、模具等东囚。 2、對于承受彎曲战授、扭轉的零件可不必淬透(淬硬層深度一般為半徑的1/2~1/3)页藻,如軸類、齒輪等植兰。 淬硬層深度與工件尺寸有關份帐,設計時應注意尺寸效應。
不同冷卻條件下的轉變產物 (共析鋼)
淬火是應用最廣的熱處理工藝之一状答。淬火的目的: 獲得馬氏體組織,提高鋼的性能刀崖。
一惊科、淬火溫度
1、碳鋼 ⑴ 亞共析鋼淬火溫度:Ac3+30-50℃亮钦。預備熱處理組織:退火(F+P) 或正火組織(F+S或S)馆截。
亞共析鋼淬火組織:?0.5%C時為M ?0.5%C時為M+A’。
在Ac1~ Ac3之間的加熱淬火稱亞溫淬火或悲。亞溫淬火組織為F+M 強硬度低孙咪,但塑韌性好。
⑵ 共析鋼淬火溫度 Ac1+30-50℃ 淬火組織 M+A’巡语。
⑶ 過共析鋼 淬火溫度 Ac1+30-50℃ 溫度高于Accm,奧氏體晶粒粗大淮菠、淬火后馬氏體晶粒粗大男公;M含碳量高, A’量增多合陵。使鋼硬度码完、耐磨性下降,脆性玉唉、變形開裂傾向增加银悄。
淬火組織為 M+顆粒狀Fe3C+A’ * 預備熱處理組織 P球点溶。
2、合金鋼 由于多數(shù)合金元素(Mn淫雾、P除外)對奧氏體晶粒長大有阻礙作用比端,因而合金鋼淬火溫度比碳鋼高。 ⑴ 亞共析鋼淬火溫度 Ac3+50-100℃ ⑵ 共析鋼簇像、過共析鋼淬火溫度 Ac1+50-100℃
二侵念、加熱時間(升溫、保溫) 6500C以上芋总,慢捎虚,減小熱應力 650-4000C,快套尤,避免C曲線 4000C以下泳柴,慢,減輕相變應力
三笋妥、淬火介質
理想的冷卻曲線應只在C曲線鼻尖處快冷恋谭,而在Ms附近盡量緩冷,以達到既獲得馬氏體組織挽鞠,又減小內應力的目的疚颊。但目前還
沒有找到理想的淬火介質。常用淬火介質是水和油信认。 水的冷卻能力強材义,但低溫卻能力太大,只用于形狀簡單的碳鋼件嫁赏。
油在低溫區(qū)冷卻能力較理想其掂,但高溫區(qū)冷卻能力太小,用于合金鋼和小尺寸的碳鋼件潦蝇。 熔鹽作為淬火介質稱鹽浴款熬,冷卻能力在水和油之間,用于形狀復雜件的分級淬火和等溫淬火攘乒。
其他淬火介質如聚乙烯醇贤牛、硝鹽水溶液等也是工業(yè)上常用的介質。
四袁挟、淬火方法
采用不同的淬火方法可彌補介質的不足钝菲。 1、單液淬火法加熱工件在一種介質中連續(xù)冷卻到室溫的淬火方法拘栅。操作簡單术偿,易實現(xiàn)自動化。
2、雙液淬火
法 工件先在一種冷卻能力強的介質中冷卻弓慨,躲過鼻尖后钥陪,再在另一種冷卻能力較弱的介質中發(fā)生馬氏體轉變的方法。如水淬油冷淤写,油淬空冷螟扮。 優(yōu)點是冷卻理想,缺點是
不易掌握汰畔。用于形狀復雜的碳鋼件及大型合金鋼件括绣。
3、分級淬火法 在Ms附近的鹽浴或堿浴中淬火捂滓,待內外溫度均勻后再取出緩冷监氢。 可減少內應力 用于小尺寸工件。
4藤违、等溫淬火法 將工件在稍高于Ms的鹽浴或堿浴中保溫足夠長時間浪腐,從而獲得下貝氏體組織的淬火方法。 經等溫淬火零件具有良好的綜合力學性能顿乒,淬火應力小议街。 適用于形狀復雜及要求較高的小型件。
五璧榄、鋼的淬透性
淬透性是鋼的主要熱處理性能特漩。是選材和制訂熱處理工藝的重要依據(jù)之一。
1.淬透性的概念
淬透性是指鋼在淬火時獲得淬硬層深度的能力骨杂。其大小是用規(guī)定條件下淬硬層深度來表示涂身。 淬硬層深度是指由工件表面到半馬氏體區(qū)(50%M + 50%P)的深度。
淬硬性是指鋼淬火后所能達到的最高硬度搓蚪,即硬化能力蛤售。
2.影響淬透性的因素
鋼的淬透性取決于臨界冷卻速 度Vk, Vk越小妒潭,淬透性越高拥宜。 而Vk取決于C曲線的位置,C 曲線越靠右仲及,Vk越小挺赞。
因而凡是影響C曲線的因素都是影響淬透性的因素。除Co 外鸡犯,凡溶入奧氏體的合金元素都使鋼的淬透性提高仓筷;奧氏體化溫度高、保溫時間長也使鋼的淬透性提高葫柴。
3.淬透性的測定及其表示方法
1)淬透性的測定常用末端淬火法
2)淬透性的表示方法 ⑴ 用淬透性曲線表示
即用 表示,J 表示末端淬透性,d 表示
半馬氏體區(qū)到水冷端的距離, HRC為半馬氏體區(qū)的硬度舍辐。
⑵ 用臨界淬透直徑表示 臨界淬透直徑是指圓形鋼棒在介質中冷卻拔若,中心被淬成半馬氏體的最大直徑,用D0表示茬燃。 D0與介質有關驳楞,如45鋼D0水=16mm,D0油=8mm兵罢。 只有冷卻條件相同時献烦,才能進行不同材料淬透性比較,如45鋼D0油=8mm卖词,40Cr D0油=20mm巩那。
4.淬透性的應用
1、對于截面承載均勻的重要件此蜈,要全部淬透即横。如螺 栓、連桿裆赵、模具等东囚。 2、對于承受彎曲战授、扭轉的零件可不必淬透(淬硬層深度一般為半徑的1/2~1/3)页藻,如軸類、齒輪等植兰。 淬硬層深度與工件尺寸有關份帐,設計時應注意尺寸效應。
不同冷卻條件下的轉變產物 (共析鋼)
聲明:本網站所收集的部分公開資料來源于互聯(lián)網钉跷,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告岸,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册榔。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網友自主投稿和發(fā)布指模、編輯整理上傳,對此類作品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瘤薪,不為其版權負責枝玩。如果您發(fā)現(xiàn)網站上所用視頻、圖片揽仔、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覆厦,請第一時間告知,我們將根據(jù)您提供的證明材料確認版權并按國家標準支付稿酬或立即刪除內容琅戏,以保證您的權益们袜!聯(lián)系電話: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網友評論
匿名:
最新反饋
注冊獲取更多行業(yè)信息
- 暫無反饋
無須注冊申窘,輕松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