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學技術迅猛發(fā)展的今天,鑄造仍是最經濟而且便捷的金屬成型工藝。鑄造模具是實現(xiàn)這種工藝的硬件設施军援,直接關系到鑄件的外在品質。但是傳統(tǒng)的模具加工手段已遠遠不能滿足鑄造的需要,利用計算機技術提高模具的加工質量和加工效率已成為模具加工業(yè)的必由之路胸哥。CAD/CAM一體化技術涯竟,快速原型制造,并行工程空厌,遠程設計及制造等先進設計與制造手段庐船,完全變革了傳統(tǒng)制模方式,帶來了鑄造工裝生產的徹底性革命嘲更。
1 CAD/CAM一體化技術概述
計算機輔助設計(Computer Aided Design)與計算機輔助制造(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筐钟,簡稱CAD/CAM。狹義上講赋朦,它可以是計算機輔助某種類型模具的設計咳讲、計算、分析和繪圖线盔,以及數(shù)控加工自動編程的有機組成灸颜;廣義上講,它可以包括:成組技術(GT)柄童、CAD拇从、CAE、計算機輔助工藝過程設計(CAPP)免趋、計算機輔助檢測(CAT)赠恭、數(shù)控技術(NC、CNC蔬透、DNC)舒搬、柔性制造技術(FMS)、物料資源規(guī)劃(MRP)政辕、管理信息系統(tǒng)(MIS)、企業(yè)管理(MKT)吩猴、辦公室自動化(OA)淹遵、自動化工廠(FA)等多種計算機技術在模具生產過程中的綜合。圖1是模具CAD/CAM系統(tǒng)組成的方框圖负溪。
圖1 模具CAD/CAM系統(tǒng)組成
一個比較完善的CAD/CAM系統(tǒng)是由數(shù)值計算與處理透揣、交互繪圖與圖形輸入輸出、存儲和管理設計制造信息的工程數(shù)據庫(EDBMS)三大模塊組成川抡,其主要功能有:(1)造型功能辐真;(2)2D與3D圖形的相互轉換;(3)參數(shù)化設計崖堤;(4)三維幾何模型的顯示處理功能侍咱;(5)三維運動機構的分析和仿真功能;(6)物體質量特征計算功能;(7)有限元分析楔脯;(8)優(yōu)化功能撩轰;(9)強大的圖形處理功能;(10)先進的二次開發(fā)工具昧廷;(11)數(shù)控加工功能堪嫂;(12)數(shù)據處理與數(shù)據交換功能。
根據傳統(tǒng)做法姚熊,一個新產品的開發(fā)過程總是分為設計與制造兩大部分猖沈。模具生產也不例外,模具屬單件生產红最,設計和制造往往是一一對應的诲狐。模具制造過程基本上以切削加工為主,從模具下料筑卑、切削加工蒜猎、修整到裝配,是一個需要技術和技能的工藝過程陈售,單靠手工設計方法川麦,設計工作量大,周期長伦颠。隨著CAD的普及善歌,越來越多的機械產品直接進行三維立體設計,尤其是有著6次曲線侮杆、自由曲面吸哩、復雜曲面的產品,更是離不開CAD的幫助疮蹦;借助CAD技術诸迟,模具設計既可完成傳統(tǒng)手工設計中各個環(huán)節(jié)中的設計工作,并能自動繪制模具裝配圖和零件圖愕乎。模具CAM應用于模具型腔等復雜形狀自動加工的計算機輔助編程阵苇,隨著制造技術的發(fā)展,又逐步擴展到工藝準備和生產準備過程中的許多功能感论,例如:計算機輔助模具制造工藝的設計绅项,計算機輔助模具生產管理等各方面的應用”纫蓿總之快耿,模具CAD/CAM技術是在模具CAD和模具CAM分別發(fā)展的基礎上出現(xiàn)的,它是計算機技術的綜合應用芳绩,其主要特點就是設計與制造的緊密聯(lián)系掀亥,也就是設計制造一體化撞反。在這個系統(tǒng)中,產品的幾何模型是關于產品的最基本核心數(shù)據铺浇,并作為整個設計計算分析加工的原始依據痢畜,以真實三維圖形為基礎的CAD/CAM一體化應用系統(tǒng),是今后模具生產加工的主要手段祷消。
2 我國CAD/CAM發(fā)展的差距
在我國轴及,模具行業(yè)已廣泛采用了CAD/CAM技術,在應用中取得了顯著效益约落。其中最大的技術進步無疑是三維CAD方面的深入應用塑渤。合力模具,一汽模具确铛、天汽模具饱舆、東風模具、福田濰坊模具等企業(yè)的的三維CAD普及率很高巨揪;其他骨干企業(yè)正在加快進行二維CAD到三維CAD的過渡稻蒂。但與國外發(fā)達國家相比,我國模具CAD/CAM技術水平尚低涂嫡,差距較大秒牙,主要表現(xiàn)在:
(1)CAD/CAM軟件開發(fā)進度和水平低。目前三維CAD/CAM軟件的核心技術仍掌握在歐美日等發(fā)達國家手中抬泛,中國的三維CAD/CAM市場幾乎被國外產品壟斷攻臀。每年中國制造企業(yè)采購三維CAD/CAM軟件的金額高達幾十億元。
(2)CAM的發(fā)展跟不上CAD纱昧。CAM軟件大多還處于試用階段刨啸。在應用CAM技術制造模具方面,由于缺乏先進適用的制造裝備识脆,制造工藝水平不高设联,加工精度與國外先進水平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
(3)整體CAD/CAM應用水平低灼捂。目前仑荐,我國三維設計的應用尚處在開始階段,數(shù)控加工在模具制造中所占比例仍然較低纵东,與國外先進水平相比,還有相當大的差距啥寇。
(4)CAD/CAM缺乏知識的集成偎球。在目前的注射模設計行業(yè),這些知識主要以經驗的形式由資深設計工程師所掌握辑甜,隨著他們的退休與流失必將造成企業(yè)核心技術的流失衰絮。在國外已廣泛應用知識型CAD/CAM系統(tǒng)驹播。
3 CAD/CAM技術在鑄造模具生產中的應用
使用CAD/CAM技術、利用先進的模具加工設備(加工中心增珠,仿形加工銑等)可以大大縮短加工周期谓虽,提高加工質量。
最初的模具CAD/CAM技術弓并,盡管使用計算機代替了大量繁重手工勞動笤簸,取得很大成績,但是從整個模具生產過程看远丸,卻沒有什么本質的變化沛愕。因為模具CAD仍然是從接受模具設計任務書開始,以繪制模具圖完成整個過程喜毅;而模具CAM從接受圖樣開始姑享,以完成模具制造告終。整個模具生產過程與傳統(tǒng)模具生產類似苇皂,設計與制造環(huán)節(jié)有著嚴格的分界罪褒,兩個環(huán)節(jié)之間傳遞信息的重要手段只有靠圖樣。
采用CAD/CAM一體化系統(tǒng)仰铃,圖樣的作用大大減弱婿着,模具設計從接受客戶方送達的產品圖紙開始,二維CAD模具結構設計和三維CAD零件幾何造型同步進行幸海,互有側重祟身,大大提高開發(fā)速度。三維造型在零件實體上做鑄件設計物独,確定各種工藝參數(shù)(加工余量袜硫、拔模斜度等),定義分型面及型芯挡篓,檢驗是否干涉(砂芯之間婉陷、砂芯外模配合間隙等),檢查壁厚情況官研,然后根據二維結構圖形生成型板和芯盒實體(加放收縮率秽澳、涂料厚度),鑄件上任一部分修改后戏羽,與其相關的數(shù)據(如芯盒担神、模板等的設計)全部自動進行相應的修改。設計完成后以IGES格式送達摸具加工處進行計算機輔助制造處理(CAM)始花,生成加工指令入驮,在數(shù)控機床上加速生成型腔。
這是目前CAD/CAM技術的主要應用方式茴辈,有條件的還可從建立的三維鑄件實體抽取數(shù)據抚送,進行澆注凝固模擬乞审,根據模擬結果優(yōu)化工藝,修改設計帕卦,這樣大大縮短了模具制造周期鸠丸,既提高了模樣精度,又降低了模樣生產成本漫从。
另外赡脚,CAD/CAM技術的應用還包括系統(tǒng)軟、硬件的正確選型掠袒,企業(yè)應根據自身條件及不同的要求選購CAD/CAM軟硬件系統(tǒng)捷妥,本著先軟件后硬件的原則,才能有針對性地進行軟夹勾、硬件選擇摩潮,取得最大效益。
4 結束語
CAD/CAM一體化系統(tǒng)可以實現(xiàn)模具設計和制造各技術功能模塊之間韻信息傳輸和存儲这溅,并對各功能模塊進行管理和組織運行组民。它是以數(shù)據庫為統(tǒng)一接口,利用這個接口各工程應用系統(tǒng)包括CAD悲靴、CAE臭胜、CAM、CAPM癞尚,它們之間進行的數(shù)據通信耸三、轉換和交換,可以有效地輔助設計人員進行產品的構思浇揩、模型的構造(概念設計)以及工程分析和優(yōu)化仪壮,在計算機上對設計的產品性能進行模擬仿真,計算機輔助繪制工程圖樣和文檔編輯胳徽,輔助工藝人員和管理人員編制工藝規(guī)程积锅,制定生產計劃和作業(yè)調度計劃,控制機械(機床养盗、機器人)工作缚陷,并在加工過程中進行質量控制等。
雖然目前許多模具企業(yè)的CAD/CAM技術還不能直接傳送給與其相關的其它系統(tǒng)必痢,但隨著生產技術的發(fā)展拱矫,不同功能的CAD和CAM模塊的信息將能夠相互傳遞,最終把CAD/CAM功能融合為一體涤朴。
(百度文庫)
聲明:本網站所收集的部分公開資料來源于互聯(lián)網牌聋,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成揍,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目溶。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網友自主投稿和發(fā)布、編輯整理上傳冻款,對此類作品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咕隶,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fā)現(xiàn)網站上所用視頻筝赶、圖片倚辟、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第一時間告知舰桑,我們將根據您提供的證明材料確認版權并按國家標準支付稿酬或立即刪除內容早假,以保證您的權益!聯(lián)系電話: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弧岳。
- 暫無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