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造2025》于近日公布酣婶。在我國由“制造大國”邁向“制造強國”的進程中瞻绝,“無人工廠”只是一個縮影脾鸠。
“無人工廠”怎樣影響生產杰捂?機器如何從“制造”向“智造”升級?機器與人的關系將走向何方棋蚌?新華社記者就此深入調查嫁佳,探尋“無人工廠”的答案。
工廠“無人”谷暮,效率更高蒿往?
左側一只機器手臂懸在半空,右側一只機器手臂拈起配件湿弦,雙方在空中輕輕一碰瓤漏,好似兩個人在空中“接吻”。不到一秒鐘時間颊埃,一個給塑膠鍵貼標簽的工序就完成了蔬充。這一富有美感的生產工序被雷柏公司命名為“Kiss”。
而在從前班利,這道工序是由手指纖細小巧的女工饥漫,花幾分鐘時間貼一個標簽,稍有抖動就會貼歪罗标,從而導致卡鍵拍斜,標簽要撕掉重貼。
“人工幾分鐘完成的过拿,機器人只要1秒鐘惹炕,而且誤差控制在0.03毫米之內钱图。”雷柏副總經理鄧邱偉告訴記者寿伊。
這是雷柏生產車間的一個鏡頭撩怀。雷柏最早是一家無線鍵盤鼠標的生產商,2007年開始引入機器人生產揽此。記者在雷柏的生產車間看到双竣,一臺臺機械手有條不紊地操作手頭工作。夾艘赂、提渤尚、粘、壓听誓、推……機器與機器之間似乎達成一種“默契”催杆,每道工序之間形成完美銜接。
在海信黃島基地的彩電生產車間里瑞你,自動化生產也成為常態(tài):穿梭往來的智能自動配送小車替代了長度近800米的跨樓宇酪惭、長距離人工配送,將近200人從配送中解放者甲。在關鍵的液晶面板卡合工序春感,一臺六軸工業(yè)機器人吸住大尺寸液晶面板,經工業(yè)相機輔助定位虏缸,輕巧地放置到背光模組上鲫懒,精度高達0.02毫米。
自動化生產給企業(yè)帶來了“福利”:單位時間內用更少的人生產更多的產品刽辙。鄧邱偉說窥岩,以前工廠里8個人一天生產2500根鼠標線,現(xiàn)在4個人一天能生產3000根宰缤。
智能化制造實施以來颂翼,海信電器人均制造效率每年提升超過30%。在生產場地沒有增加和工人數(shù)量下降的情況下撵溃,產量由2011年的800萬臺增長到2014年的1110萬臺疚鲤,增長39%。
勞動關系學院副教授聞效儀表示挡医,隨著我國人口紅利的消失溢扳,企業(yè)普遍面臨用工短缺和勞動力成本上漲的問題,加上有的制造業(yè)企業(yè)希望實現(xiàn)產品質量和價值的升級训癌,促使大量勞動密集型的傳統(tǒng)制造業(yè)走上“智能生產”的道路祠乔。
“制造”變“智造”,如何破繭娶匠?
智能生產的發(fā)展并非一蹴而就橱序,是一個從“制造”向“智造”蛻變的過程唠延。
2007年開始,雷柏就研發(fā)出一條自動化生產線疫橘。這套設備能完成打螺絲袜簇、安鍵帽等簡單工序,但只能生產大批量的特定零部件癌玩,無法應用到多種零部件生產枷量。
2009年,一個偶然的機會污益,雷柏董事長曾浩決定對汽車生產線上的焊接機器人進行改造桃熄,用來生產鍵盤和鼠標。把生產大型汽車的機器人改造成操作精細電子設備的機器人并非易事型奥。雷柏一次性購買了75個機械手瞳收,結合鍵鼠產品特點設定程序和相關參數(shù),讓機械手變成為自己產品服務的智能機器人厢汹。
當這套生產線投入使用后螟深,雷柏的生產真正由“制造”向“智造”轉變了。在鼠標接收器的裝備環(huán)節(jié)坑匠,機器人會將從芯片上撕下的小標簽展示給監(jiān)控人員看血崭,若沒撕成功卧惜,就不會有展示的動作厘灼。在整個注塑的生產過程中,從加料咽瓷、取產品设凹、包裝、搬運到出庫茅姜,無人值守的自動化生產貫穿了整個環(huán)節(jié)闪朱。
現(xiàn)在雷柏不僅自己做智能生產線,還向一些制造類企業(yè)提供機器人生產線方案引妖。他們提供的不是機器人產品冕泡,而是根據企業(yè)的產品和生產特點專門設計的機器人集成應用系統(tǒng)服務,用鄧邱偉的話說缚迟,這也是一種“個性化”定制刑评。
隨著自動化設備成本下降,機器人應用領域不斷拓展灭奉。如今在家電領域且恼,美的、創(chuàng)維过任、海信捉寻、格蘭仕姜筋、志高等都加快自動化投入和改造。海信集團僅在智能制造方面每年投入就在2至3億元硼洁,每年實施30至50項自動化和技改項目伯板。而美的空調今年在自動化上的投入就將近10億元,未來5年將投入50億元欢策。
根據國際機器人協(xié)會的數(shù)據澜术,未來幾年中國機器人每年新增數(shù)量將會保持在35%左右。2017年中國將取代歐盟猬腰、北美成為全球使用工業(yè)機器人最多的經濟體鸟废。
工信部裝備司副司長李東表示,“機器換人”和工廠智能化姑荷,是推動傳統(tǒng)制造業(yè)實現(xiàn)產業(yè)轉型升級的一項重要舉措盒延,也是應對未來新一輪科技革命、實現(xiàn)由“中國制造”走向“中國智造”的重要一環(huán)鼠冕。
“無人工廠”添寺,工人去哪兒了?
智能制造的不斷推廣懈费,是否意味著對勞動力的需求會大量減少计露?
采訪中不少企業(yè)負責人表示,“機器換人”后極大地緩解了企業(yè)用工緊張的局面憎乙,尤其在長三角票罐、珠三角,每到春節(jié)前后是“用工荒”的高峰期泞边∮毙“機器換人”后大大減少了企業(yè)生產對勞動力的依賴。
專家認為顾惹,實施智能制造后铅坚,那些危險、環(huán)境惡劣厉亥、簡單重復的崗位工人數(shù)量會減少兰斑,但是對勞動力素質的要求大大提高了。比如藏趁,對智能制造系統(tǒng)的維護人員修暑、巡視人員、管理人員以及有智能制造知識和技能的工人需求大幅增加助碰。
實際上棋蒂,目前的“無人工廠”并非完全“無人”。記者在采訪中看到婚乌,不少生產環(huán)節(jié)還需要人機配合完成拗疯。比如在雷柏擒蝎,一些機器裝配完后的檢驗工作需要由人工來做。而且每個生產線需要配備組長消玄,負責對機器人進行操控和維護跟伏,并能應對生產線上的簡單故障。
“‘機器換人’不是簡單的誰替代誰的問題翩瓜,我們追求的是一種人與機器之間的有機互動與平衡受扳。”鄧邱偉說兔跌,自從“機器換人”后勘高,雷柏員工結構從原來的一線產業(yè)工人占主要比重的金字塔形向中間的技術工人越來越多的倒梯形轉變。
“實施智能制造后坟桅,更重要的意義是帶來勞動力結構的根本性改變华望。”李東說仅乓,由于從事具體加工制造生產環(huán)節(jié)的人員在減少赖舟,勞動力由加工制造業(yè)向生產服務業(yè)轉移,從而促進三產的快速發(fā)展夸楣,有利于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宾抓。
對此,聞效儀表示忱确,企業(yè)屏商、政府和學校都應共同努力,通過有針對性的培訓提高制造業(yè)勞動者的素質丙藤,讓產業(yè)工人轉型和制造業(yè)的轉型能互相促進缓墅,共同升級。
聲明:本網站所收集的部分公開資料來源于互聯(lián)網窘螃,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馒俊,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册向。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網友自主投稿和發(fā)布、編輯整理上傳避揍,對此類作品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瘸卦,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fā)現(xiàn)網站上所用視頻蔓嚷、圖片柳锣、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第一時間告知雕蔽,我們將根據您提供的證明材料確認版權并按國家標準支付稿酬或立即刪除內容折柠,以保證您的權益宾娜!聯(lián)系電話: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 暫無反饋